本网讯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践行“小我融入大我”青春誓言,鼓励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培养社会责任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7月以来,bat365中文官方网站组建10余支社会实践团队,共计120余名师生分别赴10个县(区)开展“学习二十大 永远更党走 奋进新征程”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用青春力量助力乡村振兴。
艺术赋能乡村,擘画振兴蓝图
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灵魂,要发挥艺术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把更多艺术元素应用到乡村建设中,加快提升乡村建设与生活的审美水平、文化品位。实践团成员分别赴金寨县大畈村和郎溪县中港社区开展艺术墙绘设计。成员们通过实地考察大畈村,精心设计了以“大畈印记”为理念,分为三个主题:农耕文化、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文化赋能振兴乡村,分别进行墙面设计,为乡村新风貌绘制新画卷。同时,在中港社区团队成员以“绘乡村之美,与时代同行”为主题设计具有郎溪特色的墙绘作品,成员们用线条描绘村庄景色,用艺术讲述乡村故事,他们一个个背影也已成为乡村中最靓丽的风景线,期间张庆亮书记等一行人前往实践地看望团队成员。好风景带来好前景,安农学子在实践中不断开拓创新,为乡村振兴赋能,擘画振兴蓝图。
深耕乡村沃土,助力产业兴旺
产业兴则百业兴,产业强则百业强,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必须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实践团成员分别赴阜阳市颍上县红星镇、广德市东亭乡黄金芽产业和绩溪县临溪镇雄路祚家生态园进行调研。从天赐地造到匠心培育,由躬耕田间到名声在外,平凡的农产品包含原汁原味的地域特点,各地的水土滋养出独一无二的优质品牌。实践团成员来到阜阳市颍上县红星镇,对当地的农产品进行调研,并精心设计和创新包装,为当地的农产品赋予更高的附加值和竞争力,为乡村振兴新画卷增添光彩,期间韩军校长等一行人前往实践地看望团队成员。团队成员还实地考察黄金芽种植基地、参观东亭乡黄金芽交易市场,充分了解到黄金芽种植条件、种植方法,市场现状等情况。作为安农学子,更应该深耕乡村沃土,走进田间地头,发挥专业优势,投身乡村振兴火热实践中,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动能,贡献青春力量。
乐拾匠心技艺,寻觅非遗文化
锦绣华丽的戏服、造型精美的竹编、精美绝伦的竹扇、工艺精细的徽墨……作为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非遗是宝贵的精神财富。实践团成员们分别前往宣城市绩溪县和广德市东亭乡,前往非遗大师身边,零距离感受非遗文化。参观三雕博物馆、胡开文墨厂,欣赏精雕细琢的三雕作品,感受体验徽墨的制作工艺;来到朴斋公祠,了解徽剧戏服的历史,细细欣赏充满“岁月痕迹”的戏服;前往东亭乡高峰村明德竹扇,了解竹扇的制作过程,体验制作扇子乐趣;参观唐氏竹编展览馆,俯下身来观看老师傅们“一抬一压”娴熟的技术,欣赏编织细腻、色泽光亮、造型精美的竹编。实践团成员认真聆听、虚心请教、耐心学习,通过实地走访,对于非遗文化有了进一步认识,感受到非遗的魅力,匠心传承非遗文化。作为安农学子,更应该躬身力行,在弘扬非遗文化中贡献青春力量,让非遗绽放出更加迷人的光彩。
公益爱心支教,美育浸润童心
每一次夜以继日,都会因一双期待的眼睛而坚定;每一次汗流浃背,都会因一个纯真的笑容而值得;每一次支教时光,都会因一个紧紧的拥抱而珍惜,在这个夏天,有一群可爱的“小老师”们,走近各街道、乡村社区,开展公益爱心支教。学院实践团成员分别赴合肥市蜀山区安农社区、清溪路社区、经济开发区锦绣社区和宣城市绩溪县临溪镇、郎溪县中港社区等地,开展美育教学活动,将传统剪纸、拼布工艺、绘画创作等元素融入课程。活动中,学生们热情高涨,积极参与,与实践团成员配合和谐,不仅提高了学生们动手能力,制作出精美的作品,还引导学生们了解传统文化,弘扬传统文化,同时提升学生们认识美、欣赏美、感受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在开展活动期间,学院各实践团成员们斗高温、战酷暑,不惧蚊虫叮咬,不怕骄阳烈日,深入基层服务乡村,用脚步追寻红色足迹、用眼睛观察产业发展、用耳朵倾听村民声音、用爱心温暖老人孩子,用画笔美化乡村环境,将理论与实践有机融合,发挥专业特长服务社会。(代锐 通讯员:张飞)